听着,从柳菲菲知道了这里的变化。
先是老柳树村因为在受灾的时候没有遭到过什么损失,加上过去帮忙干活赚了不少钱,同时也帮着村子中的柳编买卖打响了名声。
于是他们的柳编赚的钱就更多了,现在除非是直接自己组织火车运一车箱,否则根本不自己拿到其他的地方卖。
都是别人来收购,然后拿到别的地方卖钱,要说这个柳编,老柳树村则人手艺确实好,但也不至于让很多人都愿意买。
人家自己会编的,哪怕外表上看着不那么漂亮,能用就行了,挑粪的筐难道还需要多华丽不成?
之所以更多的人愿意买老柳树村的柳编,是因为他们这个东西在当时帮着弘农重新建的时候,救过人的命。
就是一个人上到了一个酒楼的三楼顶上,在那干活,突然间一个不小心就从上面掉下来了,掉下时的瞬间,他抓住了一个柳条的筐。
结果就是他把筐垫在了自己的身子下面,他除了被吓得一身汗,居然什么事情也没有,小伤口都不见一个。
然后众人就去看那个筐,那个筐竟然只微微变了点形,用脚蹬蹬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并没有出现柳条断掉的情况。
众人就轮着去看这个筐,发现用来编筐的柳条都非常韧,编的非常细密,外面磨的也非常光滑,根本没有什么毛刺。
这可真是好筐,不然又怎么会救人一命呢,大家就打听,谁编的筐?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老柳树村过来的人,给提供的。
从那一刻起,老柳树村的柳编出名了,用料好,做工好,而且还吉利。
就这样,只要是周围想要买一个筐和篮子等等的人家,就会选择老柳树村的产品。
有需求自然就有生产,老柳树村的人基本上天天都在忙碌,忙着编各种东西,有商人就过来了,在桥那边专门等着老柳树村的人把要卖的东西拿过来,他们给钱直接买下。
来的商人多了,但村子中的出产数量有限啊,所以就是商人们等的多,但真正能买到的却少。
有聪明的商人一看到这个情况,干脆也不收柳编了,找来几个人当伙计,开始在桥这边卖汤饼,就是面条、馄饨了什么的,面直接在老柳树村中买,还有上面撒的黄瓜丝了等东西,同样在村子里买。
村子中自己有种,让这个商人的买卖变得很好。
其他商人一看,也纷纷想办法,不仅仅是从老柳树村买东西,村子中没有的东西也从外面运来,等村子中的人出来卖玩柳编,自然会看一眼其他的东西。
于是在冬天的时候,老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