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处罚也就不仅仅是丢掉饭碗了。
哈特曼的身体突然剧烈的哆嗦起来,显然,他想到了一些不好的结果。
“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他问。
“我不知道。”莫里循对应该做什么一无所知,从没想过。他只是一个记者,临时客串政府特使,而他已经顺利完成了这个使命,将伦敦和华盛顿的条件转达给中国皇帝。剩下的事情,已经与他没有关系了,他为什么还要考虑它?
而且,他没有义务帮助犯了错误的哈特曼解决他的大麻烦,只是出于人道主义,他警告军火推销员。“我个人建议,你最好立刻离开北京,哈特曼先生。这里对你来说实在太危险了。”
“因为我冒犯了中国皇帝?”
“不,哈特曼先生,我建议你离开是因为你根本不明白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谁知道你还会得罪多少中国官员和贵族?”
“莫里循先生……”
“哈特曼先生,我是一个诚恳的人,所以我实话实说,并且真诚的建议你离开北京,为你的生命安全着想。”英国记者很认真看着军火推销员,将他的诚恳和善意一览无余的展示出来。
但哈特曼不能接受他的诚恳和善意。尽管他很想,但他不能离开北京。哈特曼决定弥补他的错误――不只是为了保住饭碗,也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我必须留下来,莫里循先生。”
他的决定让英国记者非常失望。“既然如此,我无能为力了,哈特曼先生,我没有办法帮助你。”
“我有办法。”
哈特曼跳起来――考虑到他几乎是躺在沙发上,还能做出这个动作实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奇观。莫里循也同样转过来――看到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白人就站在他们后面。
“王,谢天谢地,你在这里!”军火推销员认出了他的老搭档,高兴的叫起来,但另外一个人他却一点印象也没有。“这位是……”
“克劳德,乔治.‘布鲁’.克劳德,在大毒蛇武器公司武器开发部门工作。”克劳德主动介绍自己,但哈特曼还是不认识他。当然这不值得奇怪,长期在外面活动的销售人员与整天待在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之间总是存在一道鸿沟。
所以哈特曼也不知道克劳德来做什么。“所以,克劳德先生,你到北京……”
“我正在度假。”
“那我只能说,你来得真不是时候,克劳德先生。”莫里循插进来,然后做了一个自我介绍:“乔治.厄尼斯特.莫里循,《泰晤士报》记者。”
“幸会。”对于英国人,克劳德缺乏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