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耸肩,把他的发言完成了。“……品位。”
品位。虽然没有智商那么重要,不过依旧不可轻视,关系着一位成功人士的公众形象――拿着《泰晤士报》的首相和拿着《太阳报》的首相显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公众评价――如果人们知道易水是《圣迭戈中文报》的读者,他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尽管对于报社的老板和编辑来说那是一件好事。
秦朗认为自己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这个问题,虽然这是瑞切尔的工作。
然后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点不够全面。
“我向这份报纸投资了。”易水说。
这是他不知道的。“什么时候?”
“上个星期。”
“我得说,这是一个糟糕的主意。”秦朗皱了一下眉毛,“你完全可以出资创办一份新的报纸,比收购这份报纸相比,花费完全一样,但是不用继承一个不怎么好的形象……瑞切尔没有阻止你?”
“我只投入了三千美元。这点钱已经不在她会关心的范围了。”易水轻松的说,“现在她只关心以万作为单位的数字。”
“我明白了。”秦朗点了点头。但实际上,他还是不够明白。“那么你想干什么,向我推荐这份报纸,让我订阅它?”
“不。”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一份明天将要出版的报纸的样版。”易水说。
“你想征求我对这份明天出版的报纸的意见?”
“是的。看这个。”他的手指向了报纸头版的大字标题,两个字,外加一个标点:“屠杀!”
“怎么回事?”秦朗奇怪的问到,“什么地方发生了屠杀?”
“没有哪里发生屠杀,至少我们不知道。”易水解释到,“是被刘学询的私人卫队解决掉的同盟会的武装起义。那个家伙向北京报告,他的部队在行动当中击毙了上千名叛匪,找到尸体四十五具,缴获步枪六百支。”
“我认为这个报告不算离谱。”秦朗说。他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一方面,他见过更离谱的报告,比如击毙数十名恐怖份子,但是只找到两具尸体,缴获个位数字的武器,另一方面,根据惯例,清政府最后公布的数字必然会更为庞大,不管是击毙的叛匪、找到的尸体还是缴获的武器,那些才叫离谱。
还有《圣迭戈中文报》的新闻标题。它和清政府将要发布的公告一样离奇。当然,十分符合它的一贯风格。
“屠杀?”秦朗的手指敲打着那两个字,“你的报纸居然用了这个标题?你知道,它代表报纸的立场,批评与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