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抢到他家,他甚至愿意给匈奴递刀。
霍屹在旁边听了半天,说:“虽然想法不错,但他们也不是冤大头啊。”
周镇偊淡定地说:“先试试嘛。”
他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霍屹猜他心里有了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几天,霍屹又闲下来了。
周镇偊说了接下来两年都没有打仗的计划,北军的训练比之前的强度低了很多,霍屹在朝中没有什么事,每天上完早朝就下班了。他自己把朝廷赏赐的金银尽数分给了手下的士兵们,又烹牛宰羊犒赏他们,三军之中都在盛传他的威名。
周镇偊曾经给他封过一个侍中的内臣职位,没有啥权力,就是方便他随时进入内殿。周镇偊有什么事,总是会问问他的想法。最令霍屹惊讶的是,他发现陛下确实很看重他的观点,而不是听听就算了的。
又过了几天,李仪终于带着李海回到了长安城。
这次回来的李仪,比之前有些不一样了。周镇偊封他为安定侯,又给与了很多赏赐,包括李海也封了侯位。李仪当庭痛哭流涕,哭完之后以年迈无力为理由,向陛下请求解甲归田。
周镇偊拒绝了。
大越现在能拿得出来的中层将领很多,率领几千人作战那种,经过几次与匈奴作战,也磨练出了血性和能力。但顶级的将帅之才,尚且只有霍屹一个,再往下就是李仪了,秋鸿光年龄还太小,因为周镇偊不可能放李仪走。
他又给了李仪一笔赏赐,还批了个长假,安抚他好好在家养伤,放松一下身心。
反正这两年不准备打仗了,但两年之后,还是得出来干活的。
霍屹本来也有致仕的打算,如今局势稳定下来,而两年时间也足够秋鸿光成长起来,他认为自己离开之后,秋鸿光可以接上这个班。
但李仪先提出来了,皇上还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下便没有他再开口的机会。
“我也想像李将军那样放个长假啊。”霍屹瘫在藤椅上,旁边陶嘉木正在看一本极厚的卷宗,时不时要停下来记录些什么。
霍灵月好奇地盯着陶嘉木的字看,她自己写得一□□刨字,对陶嘉木娟秀温雅而内含傲骨的字体十分羡慕。
自从陶嘉木回到长安之后,霍灵月不知不觉中就与他熟悉起来了。陶嘉木有一颗好为人师之心,总是忍不住给霍灵月讲讲自己儒法混杂的理念。同样的东西,书院里的夫子讲的晦涩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