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目的地后,宋阳先处理了金石涛排出的秽物,将其妥善掩埋,随后才迈向金石涛之前查看的那片草地。
他打开手电筒,凑近仔细查看。在几棵阔叶树下的山石地面上,杂草丛中,确实有几株金石涛先前随手揪来的植株。
这些植株形态各异,一根独茎向上生长,有的能长到尺许高,茎上还分出不同数量的杈。
他看到有两个分杈的,三个分杈的,四个分杈的,甚至还发现了一棵有五个分杈的植株,此外还有一些更为幼小的,仅仅长出几片叶子,完全被杂草遮掩着,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那棵五个分杈的植株最为显眼,它的茎秆比筷子还要粗壮一些,也是长得最高的。
其他植株大多只长出一朵伞形花序,白色中略带淡黄色的小花还未枯萎,而这棵大的植株花朵已经凋谢,结出了半个米粒大小的青色种子。
宋阳越瞧越觉得,这些植株很可能就是在山里遇到的采药人所提及的崹参。
他曾向李乘风打听过,描述的形状大致就是如此。
这崹参讲究的是年份,显然,那棵五个分杈的,年份极高,十分罕见,必然是极为值钱的宝贝。
不管怎样,先挖出来再说,毕竟还不能完全确定。
采挖这东西可有不少讲究,又是要拴红绳,又是得定支架,还得用骨头制成的光滑签子小心翼翼地刨挖。
这些流程,宋阳在视频里倒是看过,和长白山采挖人参的方式并无太大差别。
可他手头什么工具都没有,也就顾不上这么多讲究了。
说到底,不就是尽量保证根须完整嘛。
他可不相信什么人参娃娃会跑之类的说法,小心谨慎些应该就没问题。
宋阳从身上抽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又找了根笔直坚硬的干树枝,简单削成签子模样。
他决定先从一棵三个分杈的植株入手,就当练练手。
他用嘴巴叼着手电筒照明,整个人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杂草和泥土。
要是这真的是崹参,那可千万不能让它破皮,就如同珍贵的皮毛破了会大大贬值一样,崹参破皮后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他操作得格外小心细致,花费了好几分钟时间,终于完整地将那棵三个杈的植株采挖出来。
这里的腐殖层既深厚又松软,倒也没费太大的力气,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困难。
只是在夜里干这种事,照明成了个大难题,嘴巴咬着手电筒,没一会儿腮帮子就酸得不行,口水也止不住地流。
但一想到这东西可能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