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富闻言神色不免有些黯淡。
“不知道呢,往年麦子的亩产量都在一百五十斤上下,今年,我看能有个一百二就不错。”
林舟惊讶不已,这产量有些太低了吧。
“李叔,我前些天去省城的时候可是听说了,咱们这的产量可能连人家零头都不到。”
李国富摇摇头。
“别提了,我一开始还真信了,准备去取取经,结果……”
他没再继续说下去,瞥了一眼林舟后骂道:
“你这小屁孩管的还挺多,赶紧帮忙去,不该你操心的事就别瞎操心了。”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
林舟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不过他也放心了,至少李国富不是那种虚报产量的人。
反正现在也闲着没事,林舟带着小青便朝田里走去。
此时的田里已经站了不少人。
过了许久,李国富和郑会计才带着农具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中年男人,衣服干净整洁,看样子不像是农村人。
应该是上面派来监督秋收的人。
当林舟看清几人手里拿着的农具时,心里惊讶不已。
这些农具竟然不是铁的,而是一些石头片做的!
估计是因为铁捐的不够,所以只能牺牲一些农具。
乡亲们也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多是一些抱怨之词。
李国富脸色冰冷。
“不要吵了!石头做的农具怎么了?石头做的就不能干活了?你们一个个的,别遇到点困难就想着放弃,以前的日子不比现在苦吗?不还是照样熬过来了。”
李国富在村里很有威望,此言一出底下很快没了声音。
“四个人一块田,赶紧干活去!”
说罢,开始点起名来。
最先被点到的,都是村里的青壮年。
男的割麦,女人则在一旁打捆。
大人们赶得热火朝天,孩子这边也没闲着。
“小青,快来!”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对着林小青喊道。
这是小青的好朋友狗子,他身边聚集了不少七八岁的孩子,李叔的两个孩子也在其中。
“小舟!来这里!”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朝着林舟摆了摆手。
林舟闻言,便朝对方走去。
这人名叫李武,父亲是李国富的堂兄弟,所以他和李国富家里的两个孩子是一个辈分。
李武和林舟的关系很好,可以说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
可自林舟穿越过来后,就再没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