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于半夜时分,赶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这里是大匈王朝边境上的一处重要军台,方圆百里内,东西两线的军情消息都先汇聚在此,再从这里往后传递。
百人队首先赶到这里,就是要按计划,探查此处运行是否一切如旧。等到了战事发生时,大可以根据战场形势,对这种关键支点进行清除,达到破坏敌方信息传递的目的。
就如同两个人打架,动手前,先抓一把沙子扔向对方的面门,暂时废人耳目后再扑打上去。
许青白终于是等来了上场的机会,他奉命领着一伍剩下的四个人,承担了前出侦察的任务。
五人离开大部队,一路潜伏行走,顺利摸到了军台下边,躲在军台驿道下头的一条干水渠里,借着水渠里一人多高的芦苇杂草,成功隐匿了身形。
他们此番前来,大致是要摸清这所大型军台里面的驻军人数,记录东西两侧驿道上信息来往的频率,从而推算出眼下此处军台的作用和价值,是否与此前掌握到的情报无异。
他们躲在水渠里,离着那座军台也就百步开外,甚至于军台内众人喝酒打骂的声音都能听得见。许青白通过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心里默默记着数。他又聚精会神地聆听偶尔能从里面传出来的谈话内容,一阵分析判断。
下半夜,东西两条驿道上,各有两次传讯兵赶过来,最终驱马进了军台。许青白分析,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座军台还是大匈边境上的重要支点,还在承担着向后方收拢传递军情的任务。
一夜无事,等到了第二天白天,五人依旧纹丝不动地伏在水渠里。只有一夜的侦察有时候太过于偶然,做出的判断有时候会失真,他们至少还需要白天里再待上一日。
一个上午,又分别有两骑自东西方向而来,进军台传讯后又匆匆离去。
等到了中午时分,驿道上突然人声嘈杂,远远传来哭泣声、呼喊声,中间还夹着一声声喝骂
许青白缓缓扭头望去,只见西边的驿道上,两个大匈兵卒嘴里骂骂咧咧,挥手舞着鞭子,正驱赶着一群寻常百姓打扮的人走了过来。
那一群百姓,有二十来个人,双手都被绳子牢牢缚住,所有人又被串成了一串,前后跟着。
人群里,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有,但无一不是灰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们中间,有的人边走边哭,更多的人则是神情落寞,拖着两条腿,在两名凶恶兵卒的鞭挞下,不得不向前迈步。
等一群人终于走到军台大门前停下脚步,其中一个兵卒开口喊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