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南洋之春(1 / 3)

岷国变法的消息,并非通过官方渠道扩散,而是由虞国对外情报局的密探,以商号往来、行商闲谈、甚至码头劳工的俚语闲话为载体,悄然传入到了南洋十二国的民间。

这十二个国家,代、庆、韩、沈、肃、辽、秦、晋、周、鲁、楚、蜀,虽然同属于大明联邦的藩国,却因为地缘相近、资源重叠,为了成为小国联盟的首领,常年处于明争暗斗之中。

对外情报局的策略极为精准,通过飞鸽传书把消息传递到南洋十二个国家,然后通过商帮伙计,通过酒楼小二把“石都督掌兵、徐尚书理民,国主唯垂拱而已”“百姓赋税减半,皆因新制利民”的消息传递得到处都是。

而“贤臣定国安邦”的话本,暗讽本国皇室“只知敛财,不顾民生”。这些碎片信息,经有心人的拼凑与传播,逐渐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岷国的皇帝被架空了,而国家似乎因此有了转机。

对南洋十二国的民众而言,这样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近十年来,这些小国的日子本就步履维艰。大明联邦的经济重心向六大强国倾斜,小国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为争夺“小国联盟”的主导权,各国皇室无所不用其极。

代国垄断了南洋的绸缎贸易,庆国则控制着食盐专卖,韩国将港口管理权收归皇室直属,沈国甚至颁布法令,规定民间铁器铺的刀具产量不得超过皇家军械坊的三成。皇室对行业的垄断,早已让民间资本怨声载道。

更致命的是武洲建藩的消耗。为在武洲分得一块富庶封地,十二国几乎掏空了国库:代国动用了三年的盐税储备,庆国抵押了半数金矿,韩国甚至强制征召民间商船改装为运兵船。

最终,虽然为那些宗室子取得了富庶的封地,却因距离遥远、治理困难,收益远不及投入。建藩后的五年里,十二国的国库收入平均缩水四成,而皇室为维持奢靡开销,竟将赋税提高了五成,田赋加征、商税加倍,连渔民出海都要按船大小缴纳“海捐”。

苛政之下,人口流失成为常态。仅代国一地,三年间就有十余万百姓乘船前往那些大国,或投身工厂,或开垦新田。留下的人,要么在皇室垄断的行业里忍气吞声,要么在苛捐杂税中挣扎求生。

庆国的盐工曾联名上书,请求降低盐价,却被皇室以“图谋不轨”为由,抓捕了为首者;韩国的船商自发组织商会,试图与皇室谈判港口管理费,结果商会被强行解散,会长被流放至荒岛。

当岷国“架空皇帝、百姓减负”的消息传来,这些积压的不满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代国

最新小说: 葬活人,抬鬼棺,我为阳间巡逻人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听她吃瓜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 炼神丹!御神兽!废材大小姐竟是绝世帝女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小惊喜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