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护卫下,纵马来到湖畔。
马蹄踏在湿软的泥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新砍伐的松木清香以及工匠们身上淡淡的汗味。
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锤击声、粗砺的锯木声和工头们嘶哑的号子声,混杂在一起。
仅仅数日,三千人的军营主体已近完工,一排排简易却坚固的营房拔地而起。
甘宁正卷着裤腿,赤着脚,满身泥泞地和一群匠人在河畔比划着,争论着什么。
他看到刘靖的旗号,迅速交代两句,便一路小跑着迎了上来,脚上的泥点甩得到处都是。
“主公!”
他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狼狈模样。
刘靖看着他这副模样,眼中闪过满意之色。
他喜欢这种充满干劲的下属。
刘靖翻身下马,将马缰递给亲卫:“不必多礼,领本官四处转转。”
“是!”
走过一片正在搭建的营房时,刘靖脚步微顿,目光落在一处梁柱的接口上。
他平静地对跟在身后的甘宁说:“那个位置的卯榫,换个十字交叉的接法,用料更省,或可省力三成,坚固一倍。”
甘宁一愣,顺着刘靖的目光看去,那是最寻常不过的榫卯结构,几代工匠都是这么做的,能有什么问题?
他将信将疑地把话传给一旁正在指挥的老师傅。
那老师傅姓王,是这一带有名的木匠,闻言也是一脸茫然。
但他不敢违逆刺史大人的金口玉言,当即找来木料,按刘靖所说的方法,将两个榫卯结构改良后交叉嵌套。
片刻之后,王老匠头拿着新做好的卯榫接头,双手竟然在微微颤抖,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用力扭了扭,那接头纹丝不动,比他做了一辈子的活计都要牢固数倍。
甘宁凑过去一看,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仅仅是改变了一下衔接的方式,其稳固程度,竟真的天差地别!
这看似微小的改动,若是应用到整座营房,甚至是未来的战船上,带来的将是质的飞跃!
他再看向刘靖时,眼神中已经带上了一丝深深的敬畏。
这位主公,不仅懂军略,懂民生,竟然连这等木工百艺,都了如指掌?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巡视完军营和码头,二人又来到不远处的一片开阔浅滩。
甘宁指着那片工地,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介绍道:“主公,此处便是造船之地。”
看着眼前空荡荡的河滩,刘靖不禁一愣。
此地只是稍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