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听闻两小儿两情相悦,情投意合,这才是最要紧的。既然如此,那些繁文缛节,便可一切从简。”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这四礼,今日便一并办了!”
此言一出,不仅是青阳散人,连崔云都有些意外。
青阳散人立刻心领神会,再次拱手,言辞间充满了敬佩:“崔家主通情达理,体恤后辈,吾代我家刺史,再次谢过!”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既是恭维,也是为自家主公挣回了另一重体面。
“崔公简化礼节,是为体恤。我家主公亦不敢有丝毫怠慢。”
“如今,前唐麟德殿文章应制的杜光庭杜道长,正在我歙州任司天台历博士之职。”
“待青阳回去之后,便请杜道长,按照二位新人的生辰八字,亲自仔细推算一个良辰吉日。”
“届时,再将婚期郑重通报贵府,崔公以为可行否?”
杜光庭!
听到这个名字,崔瞿与崔云再次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掩饰不住的赞许。
刘靖此举,可谓给足了崔家体面。
崔云心中那最后一点因简化礼节而可能产生的芥蒂,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抚着长须,脸上露出了真正满意的笑容。
“可。如此甚好。”
杜道长的名号,刘靖这个穿越者不太了解,但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响亮的,否则当初王建也不会许以高官厚禄,甚至不惜封侯,都要将杜道长挽留在蜀中。
婚事彻底落定,大厅内的气氛变得轻松而亲近。
他目光再度落在青阳散人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几分考量:“你家刺史治下的饶州,如今面貌如何?”
青阳散人将手中茶盏稳稳放回案几,发出轻微的叩击声。
他身姿挺拔,道袍飘逸,面对崔瞿的审视,从容不迫。
“回崔公,我家主公坐镇饶州,已是民心所向,秩序井然,百废俱兴,实乃江南一隅之清平乐土。”
他接着,将刘靖在饶州推行的一系列举措与政策,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语调中透着掩不住的自豪。
“主公入主饶州,首重民生。”
“他推行开荒减税之策,凡开垦荒地者,三年免税,极大减轻了百姓负担,使得流民归附如潮。”
“并兴修水利,疏浚河道,引水灌溉,保障农田收成。”
“仅春耕之时,耕地便较前朝翻了一番,可以预想到,未来百姓安居乐业,再无饥馑之忧。”
崔瞿的眼皮微不可察地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