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飘向远方。
三天后。
当刘光天再次踏进这间公寓时,弗拉基米尔已经将意向书整齐地放在餐桌正中。
书桌上一沓演算纸被仔细捆扎好,放进了行李箱。
"董事长。"弗拉基米尔用略显生涩的中文说道,这个称呼让刘光天微微挑眉。
这两天,弗拉基米尔通过仅存的学术网络查证了华兴集团的背景。
当他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掌控着数千亿资产,在东京金融市场完成惊天逆转,如今正在全球布局高科技产业——他终于明白,那个深夜到访的男人代表着什么。
此刻,弗拉基米尔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最少十岁的东方男人,声音平静却坚定:"我查证过了。华兴的实力和诚意,都无可挑剔。而且......"
他的目光扫过墙角那几个塑料盒子,里面的洋葱苗依然可怜地生长着。
"我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与其让这些知识在困顿中枯萎,不如让它在合适的土壤里开花结果。"
柳德米拉默默将一杯红茶放在刘光天面前,轻声补充:
"弗拉基米尔这两天几乎没合眼,他把所有的手稿都整理好了。他说......不能让您失望。"
安娜从门后探出头,小声用刚学的中文说:"谢谢。"
刘光天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
在这个普通的莫斯科寒夜里,一位科学家的命运就此改变。
而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还有更多像弗拉基米尔这样的明珠,正等待被他一一拾起。
随后的日子里刘光天的黑色轿车穿梭在莫斯科各大科研院所与破败的居民区之间,他的行动精准而高效,与西方资本争夺实体资产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安德森他们在会议室里与官员们争论股权比例时,刘光天正在敲开一扇扇沉寂的房门,拜访那些被时代遗忘的智慧头脑。
在理论力学研究所,他找到了谢尔盖·彼得罗夫,一位曾在洲际导弹弹道计算上立下汗马功劳的应用数学专家。
如今,谢尔盖却因研究所停发工资,不得不靠在黑市兜售旧书维持生计。
刘光天没有空手而来,他带来的是一箱珍贵的进口药物——谢尔盖久病卧床的妻子急需的抗生素。
面对这位沉默寡言、眼神中带着怀疑与骄傲的学者,刘光天开门见山:“彼得罗夫先生,导弹的轨迹是抛物线,而科学家的生涯不应是抛物线。我们建立的一个计算中心,需要您来尽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