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寒笺》
城东酒肆第七坛女儿红启封时,檐角铜铃突然裂了道缝。掌柜以竹筷轻叩碗沿,碎瓷片里浮出粒琥珀,内里封着片残笺,墨迹洇成"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断句。我数着酒碗里浮沉的辛夷,第七片突然沉入碗底,像极了那年柳永在汴河岸边掷下的玉佩。
"客官可知这酒的来历?"掌柜擦拭着陶碗,指节上的老茧蹭过碗沿,"绍兴年间,有位将军每逢战败必来此买醉。他总说酒里有塞外的雪,喝多了就能看见玉门关外的胡杨。"话音未落,后厨传来瓦罐碎裂声,原是学徒失手打翻了腌梅子的陶瓮。
我在琉璃厂翻到半部《花间集》,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竹叶。第七折插图里,画师用朱砂点了朵坠地的花,旁边题着"醉后不知身是客"。店主说这是温庭筠亲笔,"抄书人是个伶人,抄到这句时,突然指着窗外说'那片云像极了当年他醉后折的柳枝'"。
寒山寺的钟声响起时,我正站在第七株老梅下。钟声震得残瓣簌簌而落,其中一朵卡在石缝里,与半枚玉佩叠在一处。老僧说这是纳兰性德来此挂单时遗落的,"那日他握着酒壶站在树下,钟声一响,花瓣就坠进了他张开的衣襟"。
秦淮河的画舫经过,船娘正唱《雨霖铃》。第七句"今宵酒醒何处"刚出口,岸边柳枝突然折断,惊起两只水鸟。我数着它们掠过的弧线,第七下振翅时,有片残瓣从翼间飘落,正巧卡在船头《西厢记》的残页里,墨迹洇成"杨柳岸晓风残月"。
"客官看这壶。"古董商捧来只青瓷酒壶,壶嘴缠着根红绳,锈色里凝着粒水晶。他说这是李煜用过的,"开宝八年中秋,有位宫女抱着壶哭,说这是主子最后赏的物件,壶身上还留着'独自莫凭栏'的指痕"。
我在苏州拙政园的漏窗前拾得半截银簪。簪头"醉拍春衫惜旧香"的"香"字处缠着根白发,应是某位老妪不慎掉落的。老园丁说这是秦观与歌女道别时用的簪子,"那日他们醉倒在荷花池边,簪子掉进水里,卡在石缝里挂了三百年"。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厅里,躺着半块宋代建窑黑釉盏。盏底"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杯"字裂着道细缝,釉色里嵌着粒珍珠。收藏家摇头:"残了不值钱。"可每逢惊蛰,晨露沿着盏缘渗下,竟在"思"字末笔凝成水珠,像千年前的泪滴坠入人间。
外祖父的樟木箱底,压着叠泛黄的酒令。最上面那张写着"醉里挑灯看剑",墨迹在"剑"字的位置突然晕开,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