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 / 2)

陪你看日升月潜

老式座钟敲响第七下时,父亲总会推开书房的雕花木门。他总说寅时三刻的晨光最清透,适合校对古书里那些被虫蛀蚀的字句。我蜷在藤椅里看他用镊子夹起宣纸碎片,那些泛黄的纸页在他指间舒展时,会发出类似蝉蜕裂开的轻响。

我们曾沿着运河堤岸寻找碑林。父亲拄着枣木拐杖,脚步在青石板上敲出细密的节奏。他教我辨认石碑上风化的字迹:"你看这个'永'字,捺脚的波磔像不像钱塘江的潮头?"暮春的雾气沾湿他的灰布长衫,那些被雨水浸润的碑文在他眼中却愈发清晰。我们蹲在残碑前拓印,宣纸吸饱了墨香与晨露,揭下来时带着温热的触感。

梅雨季来临时,父亲的书房成了水汽凝结的洞穴。他守着铜炉煨药,青烟在梁间蜿蜒成篆书的形状。我趴在案头临帖,狼毫总被潮湿的空气浸得发软。父亲忽然取下墙上的拓片:"这方《瘗鹤铭》残卷,是我在焦山江心拓来的。"他指尖抚过石花斑驳的纹路,说那日风雨大作,小船在浪尖颠簸如落叶,他却死死护着怀里的湿宣纸。

立冬那日,父亲执意要带我去看钱塘潮。我们裹着羊裘坐在六和塔下,江水裹挟着碎冰撞击堤岸。他忽然指向天际:"潮水来时像不像王铎的草书?"我望着那道银线劈开灰蒙蒙的江面,恍惚看见父亲年轻时在琉璃厂鉴书的身影——他总说古画里的留白处藏着潮声,墨色浓淡间有日升月潜的呼吸。

父亲病重时,窗外的梧桐正在落叶。他让我把《石渠宝笈》摊在枕边,手指在"宋徽宗瘦金体"那页久久停留。"当年在故宫看真迹,隔着玻璃都能闻到松烟墨的焦香。"他说话时,呼吸在氧气面罩里凝成白雾,像极了宣纸上未干的墨痕。我取出珍藏的澄心堂纸,他颤抖着写下"日升"二字,笔锋转折处洇出深褐的泪痕。

守灵那夜,我在父亲的书房整理遗物。樟木箱底压着本泛黄的笔记,首页写着"与阿囡同观"。里面夹着二十三片枫叶书签,每片都标注着日期与地点:九华山遇雨、灵隐寺观松、超山访梅……最后一片是去年深秋,我们在孤山捡的残叶,叶脉间还留着他临终前写的"月潜"二字。

清明去虎跑扫墓,我带了他最爱的歙砚与松烟墨。雨丝斜斜地穿过松林,在墓碑上织出细密的水网。我研墨时发现砚池里有粒细沙,突然想起父亲总说:"古物里的尘埃都是时光的骨肉。"笔尖蘸饱墨汁,在青石上写下《快雪时晴帖》的句子,雨水将字迹晕染成山峦的轮廓。

最新小说: 综穿影视:心有千千结 公主能有什么坏心思 诱她沦陷 仙穹宿 明冬仍有雪 人在峨眉,开局获取金色词条 综影视:日月掌灯越山河 高武:天才就是1天赋加99药水 诡异世界,红警系统是什么鬼? 我京圈太子,升职快亿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