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光;冬藏时,汗珠里凝着冰碴的寒意。母亲总把他的汗巾晒在院里,说"这上面能晒出五谷的味道"。
去年三伏天,我帮父亲晒玉米。正午的太阳像团火,烤得人皮肤生疼。父亲却蹲在玉米堆里翻晒,汗珠顺着下巴滴在玉米上,立刻被晒成白色的小盐粒。我劝他歇会儿,他抹了把脸说:"汗珠子摔八瓣,才能换来粮食满仓。"
五、皱纹刻就的时光史诗
父亲的皱纹是活的农事志。额头的沟壑里藏着三十年风雨的轨迹;眼角的细纹中刻着无数个晨昏的交替;嘴角的褶皱里沉淀着五谷的芬芳。他常对着镜子自嘲:"我这脸,比梯田还层层叠叠。"
今年春天,我带父亲去县城看病。等公交车时,他盯着路边的绿化带说:"这草种得稀拉,不如咱地里的苜蓿密实。"车上,他指着广告牌上的"生态农业"四个字问:"这是不是就是咱说的'看天吃饭'?"引得全车人笑起来。父亲也笑,脸上的皱纹像水波般荡开。
六、新农人的辛劳变奏
村里年轻人开始用无人机撒药,用传感器测土温。表弟开着拖拉机在田里跑,车斗里放着笔记本电脑。父亲蹲在地头看他们操作,嘴里念叨着:"这铁疙瘩能比老黄牛还懂地性?"可晚上收工时,我却看见他对着表弟的拖拉机研究了好久。
上周回家,发现父亲的书桌上多了本《现代农业技术》。他戴着老花镜,用铅笔在书上画线,旁边放着本翻旧的《齐民要术》。母亲说:"你爸现在天天看天气预报,比当年看云识天气还上心。"我翻开书,见某页空白处写着:"机器虽好,人还得是地的魂。"
秋分那天,我陪父亲去收玉米。他依然握着那把弯镰,但腰间多了个智能手环,显示步数已经过万。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父亲的影子里叠着祖父的影子,我的影子里又映出表弟的影子。收麦机的轰鸣声里,我忽然听懂:农人的辛劳从未改变,变的只是辛劳的方式;土地的馈赠从未减少,少的只是懂得敬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