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寂静。
这首诗,借月抒怀,气象开阔,意境高远。尤其是“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一句,既应景,又暗含对皇家的颂扬;“狡兔”、“妖蟆”之喻,隐隐有驱邪避晦之意;最后“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更是寄托了美好的愿景。
无论从格律、意境还是寓意上,都堪称上乘之作!
谁也没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莞贵人,竟有如此捷才和胸襟!
皇帝率先击掌赞叹:“好!好诗!好一个‘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莞贵人果然才情不凡!赏!”
皇后也笑着附和:“确实好诗。华妃妹妹真是好眼光。”
华妃年世兰看着站在场中,沐浴在月光和众人目光下,虽然纤细却脊背挺直、眼神清亮的甄嬛,唇角勾起一个极其满意的、几乎称得上灿烂的笑容。
她就知道!她就知道这颗明珠,一旦拭去尘埃,必将光华璀璨!
“臣妾也是偶然听闻莞妹妹有咏絮之才,故有此一提。果然未让皇上失望。”年世兰笑着对皇帝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自得。
甄嬛谢恩回到座位,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心跳如鼓,却并非全因紧张,更有一种被强行推上舞台、绽放光芒后的悸动和……释放。
她看向华妃,对方也正看着她,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一种近乎霸道的占有欲,仿佛在说:看,这才是你该有的样子。是本宫让你发出的光。
这一刻,甄嬛心中那最后一点犹豫,似乎悄然消散了。
华妃用这种近乎赌博的方式,逼出了她的才华,也向所有人宣告了她的“与众不同”。她们之间的联盟,在这场中秋夜宴上,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方式,悄然达成了第一次公开的“合作”。
尽管在众人眼中,这或许只是华妃一时兴起的提携。
但甄嬛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宴席继续,丝竹再起。但很多人看向甄嬛的目光,已经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