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看向她,不知她此言何意。
年世兰微微一笑,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甄嬛的方向:“听闻莞贵人素来雅通诗书,才情不凡。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诗词助兴?不如请莞贵人即景赋诗一首,也为今夜之宴添一雅事,皇上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一直低调沉默的甄嬛身上!
华妃竟然在御前点名让一个称病许久、并无恩宠的贵人赋诗?这是要抬举她?还是要让她出丑?
皇帝也有些意外,看向甄嬛:“哦?莞贵人还有此才情?朕倒未曾听闻。”
甄嬛的心脏猛地一跳!她万万没想到,华妃会在这种场合、以这种方式,突然将她推到台前!
她迅速抬眸,对上华妃的目光。那双凤眸中含着浅浅的笑意,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和一丝……鼓励?
电光火石间,甄嬛明白了。
这就是华妃要的“回应”!这就是华妃为她选的“亮出光芒”的方式!不是在私下,而是在御前,在所有人面前!
拒绝?不可能。那是抗旨不尊。 接受?若做不好,便是贻笑大方。
没有退路了。
甄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起身,离席,行至御前,敛衽一礼,声音依旧保持着平静:“臣妾才疏学浅,恐污圣听。然华妃娘娘盛情,皇上垂询,臣妾不敢藏拙,唯有献丑,请皇上、娘娘恕罪。”
她这番应对,谦逊得体,既未显得狂妄,也未露怯。
皇帝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无妨,你且作来。”
甄嬛直起身,目光扫过空中皓月、园中桂影、席上琼浆,略一沉吟,清声吟道: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诗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