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在两侧山坳里。十六日夜,鞑靼侵犯游牧部族营寨时,将士们突然杀出,打了鞑靼人一个措手不及,取得初步胜利,继而伏军尽出,鞑子随之大败,我军则乘胜追击。”
朱祐樘惊讶地问道:“鞑靼人果然在那时候出现了吗?”
李荣道:“或许鞑靼人只是偶然路过那儿……我军于此时主动出击,会不会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张延龄笑着调侃:“听李公公之意,鞑靼人正月里成群结队,还来个夜行军,是为到大明边塞来踏春赏月的吗?”
“啊?”
李荣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位小国舅竟把自己反呛一番。
大明作为天朝上邦,一向讲究师出有名。
从法理上来说,鞑靼隶属于大明,毕竟每过几年都会派使者到京城来上贡,甚至上表称臣等等。
大明等于是把塞外的土地赐给鞑靼人放牧。
眼下家主教训手下的人,总得有个名头,这也是为这场战事的正义性进行找补……或者说,想办法削弱李孜省的战功,进而影响到张峦。
如果是张峦反唇相讥,李荣是能想到的,但眼下……
李荣跟张延龄接触不多,对其性格和能力多有不解,当下他只是听别人说,这个小国舅做事很有一套。
朱祐樘却顺着张延龄的话,继续道:“他们连夜南下,往我关塞而来,必定是为侵犯我大明关隘做准备,适当给他们教训有何不可?眼下鞑靼人撤走了吗?”
怀恩道:“似乎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可能是想报复吧。”
“呵呵。”
张延龄笑道,“鞑靼人挨了打,必然心有不甘,回来找场子是题中应有之意。既然我们已有了准备,且知道他们的行进方向,就可以从容调集人马前去防御。我想知道,保国公所部人马参与此战了吗?”
怀恩笑而不语。
连覃吉都很着急。
大明军国大事,你作为外戚怎如此关切?
这是你应该说出的话吗?
不过覃吉更多还是觉得意外。
他在想,这位小国舅平时足智多谋,且非常擅于应付场面事,为何今天却有意去顶撞李荣,好像是故意与其结下梁子一般?
难道他仅仅是想在他父亲不在的时候,为父亲说话?
保证张家在陛下面前的话语权?
那眼下他说的话,便是公然替他父亲张目。
朱祐樘问道:“怀大伴,保国公所部人马到哪儿了?”
我小舅子问你话你不回答,我亲自来问,你总该回答了吧?
怀恩恭敬